看着老挝和柬埔寨这起边境武装冲突的最新进展,我不禁想到一个棘手的问题:那些被抓的武装分子最终会去哪?引渡这事,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,两个国家各自打着不同的算盘,搞不好就成了外交僵局。你说要把人送回柬埔寨审判,但老挝军方刚费老大劲把人抓住,能轻易交出去吗?更关键的是,如果这些人牵涉跨境犯罪,那可不是简单的非法越境问题,事情的复杂性就会几何级增长。
当引渡遇上主权难题
记得2018年马来西亚和印尼那次跨境追捕毒贩的案子吗?本来嫌犯已经落网,但围绕引渡问题硬是扯皮了半年多。马来西亚坚持要在本国审判,印尼则认为犯罪策划是在他们那边完成的。说实话,这种拉锯战对打击犯罪一点好处都没有,倒让犯罪分子看了笑话。
老挝和柬埔寨这次的情况更微妙。要是这些武装分子真像传言说的那样是某个跨国犯罪集团的打手,问题就复杂了。毕竟谁都不想放虎归山,可留着又可能引来更多麻烦。我在想,也许东盟早就该建立个专门处理这类问题的快速通道机制。
法律条文下的灰色地带
翻看老柬两国的双边条约,《1997年老柬刑事司法互助协定》确实规定了引渡条款,但实际操作起来全是坑。比如第四条说”可以拒绝引渡政治犯”,这就给双方都留了操作空间。更别说很多边境犯罪本身就处在法律定义的模糊地带——你说他是恐怖分子,我说他是普通罪犯,争来争去时间都耽误了。
我查到柬埔寨2022年通过的新版《刑事司法协助法》倒是完善了不少内容,增设了电子证据交换等条款。可是制度再完善,执行起来还是会碰到各种人为制造的障碍。你说证据不足,我说管辖不当,一拖就是好几个月。
第三方协调的可能性
看到新闻说东盟秘书处已经介入,这倒是个转机。记得2015年泰国和缅甸那次边境事件吗?就是在东盟调停下设立的联合调查组才打破僵局。其实东盟框架下已经有个《反跨国犯罪公约》,就是执行力度一直不太够。如果这次能借机推动建立区域性引渡快速响应机制,说不定坏事能变好事。
不过说实在的,我最担心的是这事件会重蹈某些地区的覆辙——开始都说要合作,结果变成互相指责。毕竟边境问题太敏感,一点点民族主义情绪就能把谈判桌掀翻。希望两国领导人有足够的智慧,别让事件演变成长期的外交争端。
老挝和柬埔寨这事儿真的难搞,两边都有理,最后估计又是拖到不了了之
东盟要是真能搞个引渡快速通道就好了,每次看这种新闻都觉得效率太低
2018年马印那个案子我还记得,最后好像还是马来西亚赢了吧?这次不知道会怎样
说真的,这种跨国犯罪就该直接送海牙,省得两国扯皮
政治犯条款就是个万能挡箭牌,想不交人就拿这个说事
柬埔寨去年修法还挺给力的,就是不知道执行起来咋样